强化过程管理,力求有效落实
一、指导思想
2019年是蚌埠教学质量提升年,本着“分数就是生命线”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核心、加强课堂管理的力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具有三个意识:
1.服务意识。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
2.前瞻意识。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用“前瞻意识“去思考、研究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指导。
3.管理意识。教导处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部门,有必要应该也参与到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中去,要敢管,不当和事老。
二、工作目标
1.教学管理精细化。加大教学常规检查的力度和密度,“求真”、“务实”、“高效”,努力使教学管理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教学质量优质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团队作用,各备课组、教研组要加强备课研究,既要发挥团队作用,又要体现个性特点,最终能够形成具有一定教学水准的学科团队,全面提升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强化过程管理,力求有效落实。
没有好的管理,没有规范的制度,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更谈不上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教学管理工作更要重视过程管理,细节管理,有效开展各项工作。2019年是蚌埠教学质量提升年,初中教学质量如何提升?
(一)进一步完善“分层教学”工作
从此次期七八年级末联考中看,以我校前160名,也就是全区排名600名左右的学生来看,七年级在前面分数段与后半部分的分数段人数比列比八年级有明显优势。所以,七年级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培优,同时抓好中等学生提高以及后进生的抓差。这应该归结于中等学生分数段的人数比例较大,而且后面一部分的学生的比例较少。所以八年级后期的重点要提高培优质量,同时增大抓差的覆盖面。因此,我正在思考以下几点。第一点:不同年级的培优抓差如何进行。第二点:由于学科教师的情况不同。下学期想在某些优势学科上开展培优评价。第三点:以这次联考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如何在下一次联考中将各班级平均分进行增量评价,而不仅仅是名次的评价。第四点:个别学科校内班级间平均分差距过大,想进行跟踪听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完善一些制度、方案。
1.规范初中生转入、转出的相关程序,不办理所谓的借读生。
2.广泛征求初中部老师的建议,完善中考奖金的方案,增加备课组整体的评价。